【中國涂料采購網】在這個數字信息化時代,傳統意義上的行業分析和決策手段發生了微妙的變化,似乎這一切已經不能再靠舊的思維模式去做決策。所以新的決策手段油然而生,這就是我們說的“用數據說話”。數據的分析和統計以決策因素的身份出現在經濟、管理和投資等相關領域,是數字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,在這個競爭與機遇并存的數字信息化時代,一個企業若想更好更快的發展,那么數據分析這塊將要更加重視,這關系到公司領導層的決策是否正確,企業發展方向是否合理可行。為了更好地為涂料行業人士服務,中國涂料采購網對全國涂料行業4449家涂料企業進行了解統計,整理了2013年全國六大地區(華東、華北、西南、中南、西北和東北地區)的涂料產量及企業數,并進行分析。
2013年我國各地區涂料產量及占比如下圖所示:
據我們統計2013年我國涂料行業總產量為1507.6萬噸。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,在2013年全國各地區涂料產量中,華東地區以51%獨占鰲頭。中國涂料采購網認為,相對其他地區而言,華東地區房地產及船舶等行業的發展速度較快,對涂料產品的需求量較大,這不僅促進了國內涂料企業的發展,更吸引了一批外資涂料企業進入中國市場,另外華東地區地處東部沿海地帶,為涂料產品出口提供了便利的條件。
中南地區的涂料企業多是合資或者私營的、規模較小,多數企業都屬于高耗能、高污染的企業。在環保政策的高壓之下,這些企業就面臨著停產檢修或倒閉的風險,這使得中南地區的涂料產量出現了下滑,屈居第二位。
目前,中南地區的涂料企業在面對競爭對手產品與自己產品日益同質化時,不再盲目擴大生產、降低價格,而是不斷優化、提高產品質量,達到產品在檔次和技術含量上實現了質的飛躍,從根本上贏得市場。
從涂料的生產和應用水平來說,華北地區是中國涂料生產和應用的發源地,然而,從我們統計的數據來看,2013年華北地區只能屈居第三位。中國涂料采購網認為,華北地區雖然是中國涂料生產地和應用發源地,但是華北地區缺少大型涂料生產企業的支撐,中小型企業不管是在技術和管理水平上都有所缺失,因此一旦環保力度加大,中小型涂料企業也只能進入“休眠”甚至“長眠”狀態。
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,華北地區的涂料企業應充分利用地域優勢,對區域內的重點工程,根據氣候、日照、地理環境等方面從工程設計階段入手,提出更具競爭性的方案。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考慮在施工前、施工中跟蹤服務,采用駐廠員、施工工藝顧問、助銷員等形式甚至直接承接客戶的涂裝工作,以達到客戶的專業化要求,增強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,以服務制勝。
西南地區、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相對華東、中南及華北地區,不管是工業還是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速度較為遲緩,對涂料產品的需求量并不是很高,尤其是西部地區,地處內陸,資源匱乏,發展大型涂料企業更是困難重重。
雖然目前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面臨著各種發展困境,但是隨著APEC會議“陸路上絲綢之路”戰略的提出,將會極大的帶動我國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,市場對涂料產品的需求量也將有所增長。
東北地區是我國傳統的老工業生產基地,老工業基地的軍工企業,匯集了大批航天、核工業、電子等重要領域的軍工企業,帶有濃厚的計劃布局和戰略經濟特征,與地方產業關聯不多,且軍工企業多屬央企全資或控股子公司,與地方涂料企業合作缺乏動力,對地方產業技術進步的引領帶動作用尚未充分發揮。除此之外,東北地區的房地產行業發展相對較為滯后,對涂料產品的需求量也不是很大。